来自华师大的祝福:致每一位即将启程的青年烘焙师们
又是一年毕业季,炎热的夏日催着每一个行人匆匆赶往目的地。由李晓文教授带领设计的《主动发展基本素养》课程也已接近尾声。
记得最初见到SYB的学生们时,他们都非常热情,也很体贴。比如觉得老师上课很辛苦时,会主动帮忙倒茶,分享自己新学会的面包点心。不过他们又大都有点腼腆,不太擅长表达。于是我们基于学生需求,设计了一系列文学艺术、科学知识等集体活动。通过学习锻炼,学生们的表达能力普遍提高,组织能力和责任感也不断增强,培养了主动学习的兴趣。
在分享会和阅读课上,以前不敢说话的学生,现在发言时变得大方自然了。通过训练,学生的思维条理也逐渐清晰,还有的学着写诗表达。原先当众发言时的紧张感也渐渐淡去,开始变得自信幽默,俏皮的回答有时还把全班同学逗笑。课堂之外,学生们和专业老师、实习同事的交流也越来越多,甚至还为每一位师傅写了感谢信。听到他们生动描述的凌晨5点搭乘的第一班公交,和师傅同事之间的那些趣事,反复失败受伤后做出新产品的欣喜……字里行间都是关爱和努力,不禁让人笑中有泪。
在大家共同营造的这个“新的家”中,我们还建立了多个兴趣组织小组,每次集体活动都会由几位学生负责组织。在知识竞赛、朗诵表演等各类活动中,学生们开始尝试分工合作、自己设计内容。如为了更好的课堂效果,听写小组成员主动搜集经典诗歌,节律操小组也多次练习熟悉动作。从被动旁观,到主动组织,学生们不仅锻炼了组织能力,增强了集体责任感,还养成了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。连最腼腆的学生,也在大家鼓励下,开始上台展示,锻炼自己。
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掌握烘焙技术,我们针对所反馈的重点难点,设计了一系列趣味科学课程。在不断学习思考中,学生们从被动的听课习惯,逐渐开始主动思考烘焙技术的科学原理,喜欢提问讨论了。并且学会联系经验,发现了生活中的科学。通过将原理与技术运用融汇贯通,加强了理解与记忆。比如为什么发酵后,面包会更加松软,根据这一原理,又怎样能更好控制面包的口感。前不久,还有同学开心地给我们展示他自己设计的新产品。
“觉得自己进步了。”大家笑着和我们说。
近一年的相处中,我们不仅是师生,更似亲密的一家人。学生们喜欢亲切地把两位老教授唤为“李奶奶”、“吴奶奶”。在吴老师生病时,学生们还主动录视频,祝福吴奶奶早日康复。吴老师出院后,也立即来到学校看望大家,并且亲手画了30多幅水墨画,寓意着吉祥,送给每一位学生。
未来某一天,离开这个教室后,他们会各自往哪里去呢?我们相信,路已在他们心中。因为他们早已成为一群自信活泼,能独当一面的——“Shanghai Young Bakers”。
华师大教育团队
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
张飘